時間:2025-02-10 預覽:1
2025年,有望成為新一輪經濟的起點,《中國制造2025》中的諸多行業正展現出蓬勃的活力,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。
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
集成電路及專用設備方面,隨著5G、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,對芯片需求持續攀升,中國28nm芯片產能已達世界第一。信息通信設備領域,中國5G基站數量是美國的20倍,在全球占據領先地位。操作系統與工業軟件領域,國產服務器系統拿下國內市場半壁江山,國產替代速度超預期。
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
在智能制造的大趨勢下,高檔數控機床是工業生產的重要基礎,能提升加工精度和效率。機器人領域更是熱度高漲,2025年或迎來人形機器人的量產“元年”,工信部也提出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實現批量生產。
航空航天裝備
中國在航天航空領域成果斐然,北斗導航性能超GPS,空間站獨立運營,隱身戰機家族全面成型。航空發動機、航空機載設備等細分領域也在不斷突破,未來將帶動更多上下游產業發展。
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
中國船舶工業市場份額穩居世界第一,造船企業訂單已經排到2028年。隨著全球貿易復蘇,大型集裝箱船、液化天然氣船等高端船舶市場前景廣闊,海洋工程裝備如海上鉆井平臺等需求也日益增加。
先進軌道交通裝備
中國的高鐵技術已成為國家名片,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。同時,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不斷發展,對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的需求也在持續增長,相關企業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方面都有很大的空間。
節能與新能源汽車
新能源汽車進入下半場,從卷價格向卷體驗、卷技術轉變,智能駕駛成為核心競爭點。2025年全球將有大量智能駕駛車輛投入市場,預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2025年市場規模接近1400萬輛,海外布局與出口銷量將大幅增長。
電力裝備
在智能電網領域,2025年將繼續加大數智化電網建設,圍繞城鄉老舊電網改造升級等應用場景,打造一批示范性工程。同時,在發電裝備、輸變電裝備等方面,中國的光伏板、風機、特高壓輸電等技術處于世界壟斷地位。
農機裝備
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,對農機裝備的需求不斷增加,智能化、自動化的農機設備將成為市場的主流,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,助力鄉村振興。
新材料
先進基礎材料、關鍵戰略材料、前沿新材料等在新能源、電子信息、航空航天等眾多領域應用廣泛。具備創新能力的新材料企業將迎來發展機遇,為相關產業的升級提供支撐。
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
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和居民健康意識的提高,使得新型生物材料與醫療器械市場需求強勁。高端檢測設備、醫學影像設備等國產替代市場潛力巨大。
文章來源:香港攝影報記者黃林輝
13316414727 羅先生